2023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介紹

招生專業
2023/4/12
信息科大
專業百科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
01 專業導師
董明利,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負責人,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院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市“三八”紅旗標兵。兼任中國計量測試學會理事、高等學校機電類學科教學委員會委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測量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等。長期從事光電與視覺測量、精密檢測技術等方向的教學科研工作。主持或參與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國家863重大課題等項目2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2項、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3項。
王君,教授,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副院長,測控技術與儀器系主任。兼任中國圖象圖形學會視覺檢測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測量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光學學會會員等。長期從事視覺測量、光電檢測技術等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主持或參加國家重大儀器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項目以及橫向課題等20余項目。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國防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中航工業集團科學技術二等獎、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各1項,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1項。
02 培養目標
面向國家和北京市發展戰略,培養具備扎實專業基礎知識、良好人文素養和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強的測控工程技術人才,可以在智能裝備與儀器、醫療健康、智慧城市、機器人、物聯網、人工智能等產業領域,從事信息檢測與處理、智能傳感與控制、智能檢測與裝備的設計、研發、技術支持、運營管理等工作。
03 專業特色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主要培養學生信息獲取、信息處理以及控制等方面的理論與技術,所學知識覆蓋電子、計算機、精密機械、光學等多個學科,是典型的多學科交叉復合型專業。
我校測控專業源自1958年設立的北京機械學院精密計量儀器專業,辦學歷史悠久。2014年成為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首個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專業,也是全國前10家通過認證的測控專業。2017年,入選首批北京市屬高校一流本科專業。2019年入選首批國家“雙萬計劃”,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專業形成了一支以北京學者、海外高層次人才為核心,以教育部創新團隊、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為依托的高水平教研團隊,并獲評2021年“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目前,專業擁有專業教師46人,其中,高級職稱占76%,9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50%以上具有海外知名大學一年以上學習經歷。教師多數畢業于清華大學、中科院大學、美國加州大學等國內外知名大學和研究院所,具有多學科背景。師資隊伍為開展小班教學、專業導師制、個性化培養、精細化指導等提供了條件。
專業依托的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于2021年正式獲批我校歷史上首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多年來專業依托多個國家級和北京市實驗中心開展多類型、多層次的實踐教學工作,利用先進光電子技術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與劍橋大學、清華大學共建)等多個學科實驗室開展學術創新、人才培養等工作,赴天津大學開展小學期綜合實踐合作項目,組織學生參加RoboCup足球機器人國際和國內比賽、虛擬儀器設計大賽、光電設計大賽、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等,多次獲得全國冠軍等獎項。超過90%的學生在各類比賽中獲獎。
近年來,專業開展了多種聯合培養模式,與美國奧克蘭大學開展“外培計劃”(2+2、1+2+1),與北京科技大學合作“雙培計劃”(3+1),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合作“實培計劃”等,參與各類聯合培養的學生超過40%。2019年,專業全額資助了30名本科生赴德國、美國開展訪學交流活動。學生參與國際交流全覆蓋。
04 主干課程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主干學科是儀器科學與技術。專業核心課程有信號與系統、工程光學、精密機械設計基礎、傳感器原理及應用、測控電路、微機原理及應用、控制工程基礎、誤差理論與數據處理、檢測技術、測控儀器設計、機器視覺、深度學習等。主要實踐環節有工程光學基礎實踐、精密機械設計實踐、單片機系統實踐、傳感與信號處理實踐、視覺感知工程實踐、測控專業綜合實踐、專業實習、畢業設計等。
05 畢業前景
專業畢業生100%獲得見習工程師資格證書,就業率100%,其中繼續深造超過30%。出國深造主要去往美國華盛頓大學、奧克蘭大學、英國考文垂大學、德國慕尼黑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等高校讀研究生,國內深造主要去往中國科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天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高校讀研究生;就業畢業生中,約60%進入北京雪迪龍、京東方、大恒圖像、同方威視等京津冀地區高新技術企業,從事產品設計開發、軟件開發、技術支持等工作,約25%進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國有企業,約15%進入科研、教育、外資等單位或參軍。
官網發布緩存圖:
官網發布及后續更新地址,請點擊“閱讀原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