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高考|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多所高校發布2023年高校專項計劃招生簡章!

北京高考招生資訊
2023/4/11
近日,2023年高校專項計劃招生工作正陸續啟動,多所高校發布了2023年高校專項計劃招生簡章,對招生計劃、報名時間、錄取辦法等都作出了詳細說明。在報名期間,川小招將整理匯總高校發布的招生簡章,供全省高三考生及家長參考。
符合條件的考生,要在學校規定的時間內登錄高校專項計劃報名系統進行報名哦!
招生計劃
2023年北京大學“筑夢計劃”招生錄取計劃按教育部核定的高校專項計劃招生數執行。招生專業包括理科試驗班類/文科試驗班、數學類、物理學類、天文學、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工科試驗班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化學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環境科學、城鄉規劃、地質學類、地球物理學類、心理學類、生物科學類、中國語言文學類、歷史學類、考古學、社會學類、哲學類、國際政治、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法學、公共管理類、新聞傳播學類、人文科學試驗班、英語。
網上報名時間
2023年4月10日—4月25日24:00
錄取辦法
學校將組織專家對考生申請材料進行嚴格、公正、客觀、全面的初步審核評價,合格者獲得測試資格,測試分為筆試、面試,最終根據筆試成績、面試成績,綜合評價、擇優認定“筑夢計劃”招生入選資格考生名單。獲得北京大學“筑夢計劃”入選資格的考生,具體降分幅度由北京大學本科招生委員會確定。
招生計劃
2023年學校自強計劃錄取人數不低于教育部規定的高校專項計劃招生規模。在學校招生專業中,建筑類、土木類、環境與化工類、機械、航空與動力類、能源與電氣類、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自動化類、為先書院、數理類、化生類、臨床醫學類招收理科類考生,社會科學類、經濟、金融與管理類、法學類、文理通識類文理兼招。
網上報名時間
2023年4月7日—4月25日
錄取辦法
學校將根據學生的初評情況、初試情況和復試情況擇優給予學生自強計劃降分錄取優惠認定,具體降分幅度由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確定。獲得認定學生的高考成績(含政策加分)應不低于本省同科類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高考填報志愿時需填報本省的相應批次,所填報的專業志愿需與被認定的學科類型保持一致。
招生計劃
2023年“勵學成才計劃”招生總人數為67人(最終以教育部下達為準),對于非高考改革省份,僅限理工類考生報考。招生專業(類)包括機械類、土木類、材料類(實驗班)、交通運輸類(實驗班)、環境科學與工程類、能源動力類、電子科學與技術(實驗班)、通信工程。
網上報名時間
4月25日前
錄取辦法
獲得資格的考生須參加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且應在考生所在。▍^、市)北京工業大學“勵學成才計劃”招生的專業范圍內填報專業志愿。填報方式、填報時間等以生源地省級招生考試主管部門規定為準。對高考文化課成績(含政策加分)達到所在省份理工類本科一批控制分數線的考生,按照高考文化課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招生計劃
計劃招生90人,在川招收理工類考生,招生專業包括輪機工程陸上專業)、自動化類、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交通運輸類、工商管理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機械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公共管理類、數學類、應用物理學
網上報名時間
2023年4月10日—4月25日
錄取辦法
經公示無異議的高校專項“啟航計劃”入選資格考生,須參加全國統一高考,按照考生所在。▍^、市)高校專項計劃志愿填報要求填報高考志愿。學校將從高考投檔分數達到考生所在。▍^、市)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依據公布的分省分專業(類)招生計劃,按照考生高考投檔分數從高分到低分依次擇優錄取,直至錄取額滿。錄取時,學校將視各。▍^、市)入選資格考生報考情況及生源質量情況,在省份間適當調整招生計劃。
招生計劃
學校2023年高校專項招生計劃按教育部對高校專項計劃招生數的要求執行,對于有高校專項計劃的非高考改革省份,招生計劃均為理科計劃。
網上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2023年4月25日24:00
錄取辦法
除內蒙古外的非高考改革省份考生高考投檔成績(含政策性加分)須達考生生源地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理科最終模擬投檔線(不含中外合作辦學類專業,下同)下30分(含)之內,且不低于生源地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學校將依據公布的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按照考生高考投檔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擇優錄取,同時根據學校招生章程中的規定確定錄取專業。
招生計劃
學校2023年高校專項計劃招生計劃160名,在實行文理分科的。▍^、市)只招收理科生。招生專業為機械類、化工與制藥類、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自動化類、材料類。
網上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4月25日24:00
錄取辦法
公示無異議的高校專項計劃入選資格考生在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后,按生源所在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的有關規定填報學校高校專項計劃志愿,學校將從高考投檔分數(含政策性加分)達到生源地第一批次本科錄取控制線的考生中,依據公布的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按照考生高考投檔分數從高分到低分依次擇優錄取,同時根據學校招生章程的規定為考生分配專業。
招生計劃
學校2023年高校專項計劃招生專業為空間科學與技術、核工程類、化學類、材料類、生物科學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在非高考改革省份招收理工類考生。
網上報名時間
2023年4月7日—4月25日
錄取辦法
“自強計劃”資格生須在高校專項批次填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具體志愿填報時間和方式以考生所在省份省級招生主管部門規定為準!白詮娪媱潯辟Y格生分A/B兩檔,A檔資格生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次理科錄取控制分數線即予錄取,B檔資格生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次理科錄取控制分數線線上120分!白詮娪媱潯辟Y格生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次理科錄取控制分數線線上150分,可滿足第一專業志愿,未達到上述要求的,須在“自強計劃”招生專業范圍內服從調劑。
招生計劃
學校將根據各省入選資格考生人數所占比例,分科類和專業擬定在各省的招生計劃,并通過中山大學本科招生網公布。
網上報名時間
2023年4月6日—4月25日
錄取辦法
獲得學校高校專項入選資格考生須參加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按照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有關規定填報學校高考志愿。學校根據招生章程和招生簡章公布的錄取規則,依據公布的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按照考生高考成績進行錄取。錄取分數原則上不低于一本錄取控制分數線。
招生計劃
學校2023年高校專項計劃在川招生專業為工科試驗班(智能裝備與先進制造)(含機械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智能車輛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材料類(含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功能材料、生物材料)、輕工類(含輕化工程、資源環境科學)、醫學影像學、法學類(含法學、知識產權),總規模以教育部下達為準。
網上報名時間
2023年4月6日12:00—4月25日24:00
錄取辦法
“筑夢計劃”公示合格考生高考文化成績須達到生源省普通類一本控制線及以上,服從專業調劑且按要求當年報考學校,考生所填專業須為學!爸䦃粲媱潯痹谠撌⊥斗艑I。具體志愿填報方式、填報時間等要求以生源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或招生考試機構規定為準。根據“筑夢計劃”公示合格考生高考投檔成績和學校在生源省的“筑夢計劃”招生專業和計劃數,按分數優先、尊重志愿的原則擇優錄取。
招生計劃
招生計劃為130名,招生專業(類)包括工科試驗班(工程能源類)、工科試驗班(環化健康類)、生物科學、冶金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安全工程、采礦工程,招收理工類考生。
網上報名時間
2023年4月5日—25日
錄取辦法
公示無異議的入選資格考生須參加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按生源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的相關規定填報學校志愿,投檔分達到生源省份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后,學校將依據公布的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按照投檔分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招生計劃
2023年高校專項計劃招生205人,招收文史類考生的專業有漢語言文學、哲學、行政管理、社會工作、文化產業管理、法學、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農林經濟管理、工商管理類;招收理工類考生的專業有工商管理類、地理信息科學、材料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茶學、園林、風景園林、土地資源管理、土木工程、紡織工程、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類。
網上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4月25日
錄取辦法
高校專項計劃填報志愿的方式以當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規定為準,錄取分數原則上不低于考生所在。▍^、市)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學校分省份根據進檔入選資格考生的高考投檔成績從高到低依次錄取,直至完成招生計劃。
招生計劃
招生計劃為90人(以教育部最終下達的計劃為準)。招生專業為法學、知識產權、刑事科學技術、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類(會計學、審計學、工商管理、市場營銷、勞動關系、電子商務與法律)、新聞傳播學類(新聞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學、網絡與新媒體)、行政管理、政治學與行政學、思想政治教育、英語。
網上報名時間
2023年4月7日—4月25日
錄取辦法
被學校確定為高校專項計劃的入選資格考生,高考成績(不含加分)須達到當地本科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學校依據公布的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按照入選資格考生高考分數(不含加分)從高分到低分依次擇優錄取。被錄取到大類招生專業的,進校后按學校各專業大類分流方案規定進行專業分流。
招生計劃
招生計劃155名(最終以教育部下達計劃數為準),招生專業為土木工程、車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物流管理與工程類(物流管理、物流工程)、計算機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電子信息類(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類(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商管理、會計學、工程管理)、環境科學與工程類(環境工程、消防工程)、地質工程。
網上報名時間
2023年4月10日至4月25日
錄取辦法
入選資格考生按所在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的統一安排,在高校專項計劃相應批次填報學校高考志愿,否則視為自愿放棄。以分數優先方式、結合專業志愿,按分省計劃排隊錄取。投檔到學校且高考體檢合格者,若投檔成績相同,依次根據數學、語文、外語成績確定位次。根據各省生源情況,錄取時學?蛇m當在。▍^、市)間調整招生計劃。入選資格考生投檔成績(含政策性加分)不得低于所在。▍^、市)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招生計劃
高校專項計劃招生人數為學校2023年度本科招生規模的2%(最終以教育部下達數為準)。招生專業見下表。
網上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4月25日
錄取辦法
入選資格考生投檔成績須達到生源地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劃定的本科第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對于體檢合格的進檔考生,學校依據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考生投檔成績及專業志愿,按“分數優先”的原則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忌稒n成績相同時,依次按照文化統考成績總分(不含加分)、數學單科成績、語文單科成績、外語單科成績、專業志愿先后順序再次排序擇優錄取。
招生計劃
學!爸䦃粲媱潯闭惺绽砉ゎ惪忌,招生計劃按教育部核定的高校專項計劃招生數執行,招生專業包括航空航天類、海洋工程類、材料類、機械類、力學類、能源動力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計算機類、軟件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數學類、物理學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工商管理類、生物技術、生態學、建筑學
網上報名時間
2023年4月10日—4月25日
錄取辦法
公示無異議的“筑夢計劃”入選資格考生須參加2023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按生源所在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的有關規定填報志愿,學校將從高考投檔分數達到生源省份(區、市)錄取控制線以上的考生中,依據公布的分省分專業(類)招生計劃,按照考生高考投檔分數從高分到低分依次擇優錄取并分配專業(類)。對于非高考綜合改革省份,考生高考成績須達到第一批次錄取控制線以上。
招生計劃
學校2023年高校專項計劃招生專業為農學(含農學、種子科學與工程、植物科學與技術)、植物保護、制藥工程、園藝(含園藝、茶學)、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動物科學、水產養殖學、智慧牧業科學與工程、動物醫學類(含動物醫學、動物藥學)、草業科學、林學類(含林學、森林保護)、林業工程類(含林產化工、木材科學與工程)、智慧林業、園林、風景園林、城鄉規劃、地理信息科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類(環境科學、環境工程)、資源環境科學、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水利類(含農業水利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土木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智慧水利、機械類(含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車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計算機類(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含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葡萄與葡萄酒工程、生物科學類(含生物科學、生物工程、生物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化學類(含應用化學、化學生物學)、工商管理類(含工商管理、會計學、農林經濟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經濟學類(含經濟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非改革省份只招理科考生。
網上報名時間
2023年4月25日前
錄取辦法
獲得學校高校專項計劃招生入選資格的考生,高考投檔成績達到其所在省份本科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身體健康狀況符合所報專業(類)要求,學校將依據公布的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按照考生高考投檔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擇優錄取,同時根據學校2023年普通本科招生章程規定為考生分配專業。
招生計劃
2023年學校高校專項計劃(紅燭計劃)招生專業(類)為公費師范專業及包含普通師范方向的專業大類,擬招120人,具體分省分專業(類)招生計劃將根據合格考生生源分布及各省公費師范生需求情況確定,最終以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公布為準。
網上報名時間
2023年4月5日—4月25日
錄取辦法
候選考生高考成績須達到生源所在省份相應科類普通本科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并在學校及生源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公布的高校專項分省分專業(類)招生計劃范圍內填報志愿。經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審核批準,學校將根據公布的分省分專業(類)招生計劃,按照考生投檔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并依據學校招生章程安排專業(類)。
招生計劃
學校按教育部核定的高校專項計劃招生數執行,招生總計劃100名,在川招生專業為漢語言文學(招收文史類考生)和工商管理類(招收理工類考生)。
網上報名時間
2023年4月10日—4月25日
錄取辦法
考生高考成績不低于所在。ㄗ灾螀^、直轄市)本科一批控制分數線(不劃定本科一批控制線的省份,參照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相關劃線標準執行)。學校高校專項計劃只招收普通類考生。具體分省分專業招生計劃以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最終公布的為準。錄取時,按照分省招生計劃,由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依據高考成績從高到低投檔,學校根據2023年本科招生章程為考生分配專業。
來源:四川省教育考試院
官網發布緩存圖:
官網發布及后續更新地址,請點擊“閱讀原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