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國的首都是哪里

高中知識
2023/4/12
大夏國的首都是重慶。大夏國,是元朝末年天完紅巾軍廣西兩江道宣慰使明玉珍所建立的一個政權。1363年,明玉珍認為建國時機已經成熟,在今重慶建立大夏國。
大夏國歷史簡介
元朝末年農民起義軍天完紅巾軍統軍元帥明玉珍領兵西征,由三峽入巴, 占領重慶,并接著擊敗貴州、四川、云南等地元朝官軍,基本上平定了巴、蜀、黔、滇等地。1363年,明玉珍稱帝,建都重慶,國號“大夏”。大夏國所轄的疆域覆蓋重慶、四川、陜南、湘西、黔北、滇北等地,統治中心區域位于今重慶、四川一帶,大夏國是第一個在重慶建立首都的政權。1366年,明玉珍病逝,其子明升年幼繼位。1371年,明朝朱元璋派兵攻大夏國,夏兵不敵,明升投降,夏亡,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地歸明朝統治。
大夏國(1362-1371)
太祖(明玉珍) 1362—1366 年號: 天統
歸義侯(明升) 1367—1371 年號: 開熙
大夏國的歷史傳說
公元1362年,重慶出了一位“真命天子”。他就是明玉珍(公元1331—1366年),湖北隨州人。元代末年,因政治腐敗,農民起義風起云涌,他也拉起一股鄉兵,投靠紅巾軍統帥徐壽輝。明玉珍身長八尺,重瞳(眼球中有兩個眼仁),最初曾任弓箭隊的頭目,被流矢射傷右目,因而得了一“明眼子”的綽號,是一位“獨眼龍”。后來他升為元帥,駐守湖北沔陽時,因為天災戰亂,民不聊生,便乘駐守重慶的元朝官吏內訌之機,率軍三千、槳斗船50只,溯三峽而上,占領重慶,并逐步統轄了重慶及川、云、貴三省部分地區。此時,起義軍中的陳友諒殺害了徐壽輝,自稱漢帝。明玉珍聞知非常氣憤,說:“汝能為帝,我不能耶?”遂以重慶為國都,建立了大夏國,年號天統,這時是元至正二十二年。
大夏國朝廷設置六卿,在國都重慶城內大梁子的長安寺,就是當時六卿管理朝政的地方。又分四川為八道,設州縣官進行治理;明玉珍還廣設學校開科取士,吸收知識階層參與政權;改革稅制,免除徭役,嚴禁掠奪,一時頗受百姓歡迎擁戴,社會也日趨繁榮穩定,頗有開國明君的氣象。
明玉珍病逝后,傳位于其子明升。不久,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元大都,曾于洪武二年(1369年)遣使招降,被明升所拒。但統一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洪武四年,朱元璋派湯和、傅友德分水、陸兩路討伐,舟師直搗重慶,明升只得投降。明升降明后,朱元璋將其全家遣往高麗,后來發展成為望族;上個世紀90年代,明玉珍的后裔曾從韓國來重慶尋根。
從重慶朝天門乘舟而下,過南岸彈子石不遠處的觀音碚,江邊有一座大佛寺,是天統二年,明玉珍為了保佑此處行船安全,鎮壓河妖,命都察院鄒興在江岸石壁上開鑿釋迦牟尼佛像一尊,像高7.5米,肩寬2.5米,座寬3.3米,面江而立,莊嚴慈祥。佛像后為大佛寺,至今香火鼎盛。如今,從長江下游來重慶,進入主城區后,首先見到的就是一座壯美如虹的大佛寺大橋,而南濱路也穿過大佛寺的背后,一直延伸到新辟的游覽區“洋人街”,又是一番旖旎風光了。